<address id="h5vbn"></address>
        江蘇省檔案館機構沿革

        江蘇省檔案館系省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全國首家國家一級檔案館。成立于1958年8月,原名為“江蘇省國家檔案館”,館址設在南京市中山北路32號(原國民政府外交部大樓內)。隸屬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業務受國家檔案局指導。1959年1月,中共中央《關于統一管理黨政檔案工作的通知》發布后,江蘇省國家檔案館更名為“江蘇省檔案館”,成為黨政檔案合一管理的文化事業機構,隸屬中共江蘇省委、省政府,由省委秘書長直接領導。館內分設黨群機關檔案管理組和政府機關檔案管理組。

        196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江蘇省檔案管理局,與江蘇省檔案館合署辦公,為一級局,正廳級,下設辦公室、一般檔案指導組、技術檔案指導組、利用研究組、整理保管組。1961年,館址遷至南京市馬鞍山一號。文革初期機構撤消,僅留4人看管檔案。1969年成立江蘇省革命委員會檔案館,內設保管、調研、行政3個組,館址遷到南京市青島路1號,同年在盱眙縣建立一座戰備后庫(718庫)。1978年7月,中共江蘇省委決定恢復檔案局,與省檔案館合署,下設辦公室、業務指導處、檔案處(即檔案館)。1982年12月,718庫移交省司法廳使用。

        1984年機構改革,局館仍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合署體制,副廳級,列入政府編制序列;內設征集、管理、編研和技術4個部門。1990年6月,江蘇省檔案局與省檔案館分開。省檔案局作為省政府的職能部門,內設一處(文書檔案管理處)、二處(科技檔案管理處)、三處(法制教育處)、辦公室。省檔案館為省委、省政府直屬文化事業單位,內設管理部、技術部、編研部、征集部、辦公室5個部門。1995年8月,根據省委、省政府印發的蘇發〔1995〕20號文件,江蘇省檔案館與江蘇省檔案局合并,為省委、省政府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由省委辦公廳管理,列編制101人。內設機構9個,包括辦公室和人事處2個綜合處室,6個職能處室。2001年5月,按照省編委批準的省檔案局、館機構調整方案,局館內設辦公室、人事處(老干辦)、機關黨委(工會)、業務指導處、科技處、法規宣教處、征集接收處、社會事業處、管理部、利用部、保護技術部等共有11個機構,以及數字檔案中心、檔案展覽陳列館2個直屬事業單位。江蘇省檔案館2002年成為國際檔案理事會東亞地區分會成員單位,2004年掛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8年10月,根據中辦、國辦印發的《江蘇省機構改革方案》,省檔案局(省檔案館)的行政職能劃轉給省委辦公廳,不再保留省檔案局,省檔案館作為省委直屬事業單位。2019年11月,根據省委辦公廳印發的蘇辦〔2019〕107號文,江蘇省檔案館為中共江蘇省委直屬事業單位,正廳級,列編制126人,內設機構12個,設館長1名,副館長4名。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2個,全額撥款事業編制31名。2020年3月,經省委組織部重新認定,省檔案館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2022年5月23日,江蘇省檔案館遷址南京市夢都大街36號。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