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h5vbn"></address>
        《光耀史冊》第四十七集:中國人的“爭氣橋”
        • 信息時間:2021-09-29 09:05
        • 瀏覽次數:

        百年征程,初心永恒。為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江蘇省檔案館組織拍攝了《 光耀史冊——中國共產黨在江蘇》百集紅色珍檔微紀錄片。由來自全省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的100位“紅色檔案守護人”,講述紅色檔案背后的故事,充分展現中國共產黨在江蘇大地的浴血奮戰史、艱苦創業史、改革創新史,展示中國共產黨在江蘇一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和奮斗實踐。

        請看第四十七集:中國人的“爭氣橋”。


         

        大家好,我是江蘇省檔案館的紅色珍檔守護人沈圣。今天我要介紹的紅色檔案是一組南京長江大橋設計施工檔案。

        這份檔案記錄了大橋從醞釀建設到最后建成的全過程,包括來往文電、設計施工圖紙及參考資料等,對研究南京長江大橋建設歷程乃至中國長江大橋建設史都有重要參考價值。

        △1958年6月20日,中共江蘇省委《建議興建浦口至南京間的長江大橋》的電報

        時光回溯,千百年來,大江奔流,南北成為天塹,一代代人望江興嘆。直到新中國成立后,雄心壯志的共產黨人立下宏愿,天塹架飛虹,南北變通途。大橋的建設很快提上日程。當時國務院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末期,就提出修建南京長江大橋的計劃。之前,美國橋梁專家曾斷言南京江段“水深流急,不宜建橋”,但廣大建設者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用一塊塊鋼、一顆顆釘創造出了世界建橋史上的奇跡。

        沒有優質鋼材,“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鞍山鋼鐵挑起重擔,在一無經驗、二無技術資料的情況下,經過反復試驗,生產出符合需求的“爭氣鋼”;當時國際公認的空氣潛水極限深度是44米,但在大橋建設過程中,就有96人次突破極限,潛入70多米深的水底進行水下作業;大橋的第一任總設計師、一代橋梁泰斗梅旸春,為建設大橋嘔心瀝血,最終積勞成疾、病逝于大橋工地。最后的大會戰里,十多萬名志愿者一腔愛國熱血,從全國各地涌來,“到大橋去義務勞動”成為當時最光榮的事。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僅僅十年時間,南京長江大橋就從圖紙變成了現實。

        △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

        1968年12月29日,南京萬人空巷。隨著第一輛彩車緩緩駛過,南京長江大橋正式通車,數十萬人涌上橋頭歡呼慶祝。作為第一座由中國人自行設計、自主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特大型橋梁,南京長江大橋開創了我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設大型橋梁的新紀元。南京長江大橋,成為中國人的“爭氣橋”,更是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一座精神的豐碑!

        厚重的檔案刻錄著過去的艱苦輝煌,其承載的大橋精神作為時代象征、民族精神和國家榮光,代代傳承,成為永恒。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