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h5vbn"></address>
        《紅色珍檔》第六集:烽火家書
        • 信息時間:2021-07-27 08:51
        • 瀏覽次數: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檔案是歷史的記錄者!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由江蘇省檔案館與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25集短視頻《紅色珍檔》正在播出。

        烽火家書

        在中華民族抗戰史上,有這樣一支英雄連隊,面對數十倍于己的日偽軍,全連82名官兵,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全部壯烈犧牲。它就是新四軍3師7旅19團2營4連,犧牲的82名官兵,就是著名的“劉老莊八十二烈士”。

        在徐州沛縣檔案館里,珍藏著其中一位烈士的書信。寄信人叫李云鵬,是4連指導員,也是這82名烈士中唯一留有書信和照片的人。

        父母親大人大鑒:自兒離家已經年余,記得曾在本年四月間,于泗縣鄭集寄家信一封,不知大人收到否?回音否?我已離開此地轉入本省淮陰了,以致家音不能等收,兒異常為念。

        這封信寫于1941年7月,也就是劉老莊戰斗發生的一年半前。當時李云鵬正在蘇北抗日根據地,也就是現在的淮安、鹽城、連云港一帶參加抗日。他所在的新四軍3師7旅19團是一支能征善戰的優秀隊伍。

        徐州沛縣檔案館館員 丁天紅:新四軍3師7旅19團在敵后主要破壞日偽的公路、橋梁、通訊設施,當時在敵后的任務是十分艱難繁重的。在另外一封信中,李云鵬也向家人透露了戰事的兇險和輾轉敵后的艱難。

        此處地面荒亂土匪猖獗,交通不便,日軍常常下鄉掃蕩與清鄉,使兒也沒有一定住所,望大人切勿駕臨為佳。

        李云鵬沒想到的是,這兩封信件,竟然成為了他與家人的訣別之書。1943年春季,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侵華日軍對江蘇北部淮??谷崭鶕亻_始了大規模殘酷“掃蕩”。

        江蘇省新四軍研究會三師分會副秘書長 劉維榮:整個春季“大掃蕩”,日偽軍投入了1.7萬多人,兵分11路,采用鐵壁合圍,也就是重兵交互包圍的方式,襲擊駐梁岔河的淮海區黨政領導機關。

        面對日軍的“掃蕩”,新四軍3師7旅19團以連排為單位,分頭活動,穿插在敵占區,尋機殲敵。經過多天高強度的戰斗、轉移、奔襲,1943年3月17日晚,李云鵬所在的4連來到了劉老莊(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鄉)休息,不料與日軍遭遇。

        江蘇省新四軍研究會三師分會副秘書長 劉維榮:當時敵我的兵力對比是1000多比82?;鹆Ψ矫?,日偽軍擁有機槍大炮等重型火器,裝備精良,而我們只有步槍、子彈、手榴彈等。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4連都處于劣勢。

        面對著數十倍于己的敵人,為掩護群眾轉移,李云鵬和連長白思才指揮戰士們依托劉老莊北側的交通溝,與敵人周旋抗擊、頑強作戰。

        劉老莊八十二烈士紀念館講解員 劉晉利:當時漢奸向他們喊話,讓他們投降,戰士們就鳴槍表示不投降。為了不給敵人留下有用的信息,他們還燒毀地圖、文件,砸壞多余的槍支,堅決與敵人血戰到底。

        這支步槍就是在劉老莊戰斗(原址)中出土的,從槍管的彎曲程度,依稀可以想象當年戰斗的殘酷和激烈。

        據史料記載,劉老莊戰斗共擊斃日偽軍170多人,傷敵200多人,而4連82名勇士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全部壯烈犧牲。

        親歷者周文忠之子 周明成:我父親經常講這么一句話,我們共產黨領導的部隊是拿著生命去跟敵人進行拼搏的,很多戰士犧牲的時候,仍然保持著戰斗的姿態,托著槍,眼睛怒視著前方。

        烈士們犧牲三天后,當地民眾為他們舉行公葬,并修建了一座三丈高的紀念碑,題為“淮陰八十二烈士墓”。

        八十二烈士以身殉國的壯舉,極大地鼓舞了敵后的抗日軍民。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稱贊他們是“我軍指戰員的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撰文表彰“烈士們殉國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勵來茲”。

        這次離家,未報此恩反而離家,是我之罪過也。待風息波靜,凱然而歸,全家團聚,以報此恩。

        如今,讀罷此信,分外唏噓,李云鵬的遺憾又何嘗不是這82名英烈共同的遺憾。據歷史考證,這82人中,只有26人有名有姓,56人是無名烈士。國難當頭,他們舍小家顧大家,投身抗戰的炮火血海中,譜寫了一曲英勇壯烈的抗日戰歌。

        今天的淮陰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內,矗立著八十二株粗壯的青松。每一株松樹,都由當地百姓精心栽植,為的是紀念犧牲在這里的八十二名壯士。

        李云鵬的妹妹 李愛云:雖然我沒有見過我大哥面,但是我是聽著大哥的故事,和讀著大哥的兩封信長大的。所以我當時就下決心,將來我一定到哥哥犧牲的地方來。1969年的7月份,我來到劉老莊插隊,為八十二烈士守靈,到現在已經是整整52年了。

        英雄逝去,精神永存。戰后,新四軍重新組建了4連,命名為“劉老莊連”。70多年來,“劉老莊連”秉承著當年英雄連隊的作風,沖鋒在為國為民的第一線。面對危急任務,一批批優秀指戰員、班組骨干淬火成長。

        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守護洪湖大堤28個晝夜

        2008年汶川地震,僅用20個小時到達震中展開救援

        在南蘇丹,圓滿完成30多次國際維和任務

        這支誕生在抗日烽火的英雄連隊,始終高舉“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連魂之旗,在強軍興軍路上闊步前行!

        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劉老莊連”英模部隊方隊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銘記百年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珍檔》帶您重溫光輝歲月

        汲取奮進力量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